消暑又美味!農心「蕎麥冷麵」|농심 시원한 메밀소바

農心 蕎麥冷麵 농심 시원한 메밀소바 農心於2004年夏季開始定期推出蕎麥冷麵的快煮麵(泡麵)產品,經過了幾次改版後,目前這個包裝大概是2018年後的版本,更換了麵條配方,讓煮起來更像新鮮麵條,改進了沾汁風味,也就是現如今,本次要開箱的泡麵,농심 시원한 메밀소바(農心蕎麥冷麵)。

「AND THE FRIET」來自東京的人氣薯條專門店!|閉店


 成立於渋谷区広尾的薯條專門店「AND THE FRIET」目前在日本只有僅僅三間分店,而2015在韓國首爾開了首間海外分店,也引起相當高的話題性;而海外的第二間分店就是選擇了台北,據說從兩年前就已開始與日本方洽談,直到了2016末才正式敲定進軍台灣!
與涉谷、首爾相同的是,台灣分店亦是座落在最多年輕人與潮流尖端的東區開店!

 關於「AND THE FRIET」的店名,為何是Friet而不是French Freies的Freies呢?由於「AND THE FRIET」賣的薯條風格是源自於多樣化醬料、搭配與料理方式的「比利時薯條」,因此在取名上則是使用比利時的用語,也就是荷蘭文Friet為稱。
 而薯條在經過兩百多年的蛻變下,除了速食店的不可或缺的配角,儼然已成為了一道料理,在比利時能更見到超過五百間的薯條店家,如果說拉麵在日本每分每秒都在進化,那麼比利時的薯條也是如此日新月異。
 至於薯條是由French Freies的法國發祥,亦或是鄰國Friet的比利時發祥,仍然爭議著。(笑)

 由於今天開幕活動,是前100位可免費獲得托特包,臉書抽獎50位免費薯條,因此能看到如此空前盛況;本魔術師預估錯誤,兩點半開幕,僅提前50分鐘來到現場,看到如此人龍真是另震驚,且據說第一位十一點就到現場等候了,只能說不愧是人氣薯條專賣店!

 經過一個小時半漫長的等候也終於要輪到本魔術師進場了!在這一小時半之中,時不時就會聞到芬芳的油炸馬鈴薯味,真是令人著迷。


相關販售周邊。

展示薯條。(實物)

 在店門口等候了近十分鐘總算正式點餐了,由排隊動線會先看到店家販售的相關周邊,而櫃檯左側則有薯條的實物可以參考,擺放的為今天現炸的薯條,不知往後是否有打算使用實物模型作為展示,因為隨著時間的推進,展示品會越來越不可口呢(汗)
 而比利時薯條最基本、廣為人知的特色就是利用薯條與多種的醬料選擇搭配,而台灣所販售的僅基本的薯條與飲料,並無其他炸物;至於薯條的販售方案有兩種,一種是花裝,另一種則是盒裝,本魔術師理所當然的兩種配置都各點一個了。

※店家菜單放於文末方便資訊統一參考。

 由於訂單量多,取餐時間預估是一個半小時後,開幕近期要光臨的朋友們可能要稍微注意一下了,所幸東區這地方不怕沒地方去,收拾收拾單據,期待薯條的到來。


 又再次經過漫長的時間,兩個小時,比預期的一個半小時晚上了些,不過能吃到剛出爐熱騰騰的薯條,這一點時間算不了什麼。


 澱粉界的黃金,經過油炸藉由熱氣散發出的香氣,我再也忍不住了,趕緊嚐嚐一根剛出爐的薯條,似乎還是稍微燙口,由於剛開幕,店內也是十分擁擠,僅僅一區四人座吧台與等候區的板凳,因此決定立刻回老窩再給各位一一介紹。


紙袋(左)、塑膠袋(右)

薯條盒(正面)

薯條盒(背面)

 
AND THE FRIET在塑膠袋、紙袋與薯條的部分,除了印上基本的店家名稱外,每個都有印上不同的手繪臉蛋,有趣的是,正面會看見人的臉孔,而反面卻還印著後腦勺,十分有趣,也難怪店面會賣著此週邊小物。



 本次買的是一份盒裝薯條與一份花裝薯條,搭配醬料則是鮮口番茄醬與異國鯷魚醬,蕃茄醬為推薦招牌,鯷魚醬則是我個人興趣,並無思考過搭配薯條;而盒裝的配置則是選擇兩種薯條與一種醬料,花裝則是一種薯條與一種醬料,而售價分別是$220(盒裝)與$160(花裝)。

 盒裝薯條的部分我則是選擇了招牌的Bintje薯條,是以比利時進口的Bintje薯種以12mm的厚切方式進行油炸;而另一種則是選擇源自南美的Purple Majesty薯種,產地為雲林斗南,其特色就如其名,為紫色的,並以切成薯角的方式進行料理。

Purple Majesty薯角。

 炸過的紫薯角能聞到淡淡的甜香味,輕捏,手感上是稍軟的。
 嚐一口,外層薄蘇薄酥的口感內裏卻是綿密的泥狀,甜度與層次相較普遍薯條還要來得高些,挺不錯的,只可惜與鮮口番茄醬不是那麼的融洽,適合搭配較為濃郁的醬料。


 花裝薯條,花裝的意思是容器的造型是以花束的包裝為啟發,因以得名。而在花裝薯條的部分也是選擇了比利時Bintje薯條,也是最適合當作醬料的平衡基準點,因此盒裝的Bintje薯條將與花裝一併介紹。

 雖然盒裝薯條能吃到兩種薯條,不過薯條的單款份量,並沒有比花裝來得多。

 Bintje薯條是「AND THE FRIET」所主打的比利時產薯條,經過兩次油炸的薯條,除了顏色更加金黃外,還能讓外皮更加酥脆,內部口感更加鬆軟,而二次油炸同時也是比利時薯條的標準程序之一。
 這款薯條的香氣非常濃郁,即使提回老窩已過了會,空氣中仍四溢著炸馬鈴薯的香氣;入口,仍有著馬鈴薯口感,與較為綿密的泥狀的兩種口感,雖然姑且算鬆軟,但比起前面吃的紫薯塊可還差得遠了,甜度表現也不差,但也不及紫薯,另外還帶有著一點豆類的香氣,整體表現能說可圈可點。
其薯條還贈有一小條醃黃瓜,達到解膩同時又增進食慾的效果。


鮮口番茄醬。

 至於醬料的部分,鮮口番茄醬會鮮口是理所當然的,番茄大量的鮮味在舌尖上躍動著,還能嚐出肉桂與月桂葉的風味,鮮甜帶酸鹹,層次相當不錯,讓整個薯條變得更加清爽,使我湧上“用這醬料配上多少包薯條都不是問題”的念頭,即便是番茄醬亦能有此表現,不愧為經典醬料。



義國鯷魚醬。

 異國鯷魚醬的表現也是相當不錯,但前提是要能接受鯷魚的特殊風味,與鮮口番茄醬一樣富饒著鮮味,唯一不同的是一個是清新的鮮,一個是粗暴的鮮;這濃郁鹹鮮交織的醬料,看似壓迫十足,但實際卻不會膩口,或許在鮮口番茄醬面前,他不足以稱為清爽,但在同等級的稠醬看來,他可是繼濃郁又清爽,兩者表現都相當出色。



 來說點評一下總結,原以為是六種馬鈴薯,可以讓顧客選擇各自想要的切法,但實際上則是五種馬鈴薯各自有各自固定的切法,這是文宣上所看到的落差,不過能讓每種馬鈴薯找到最適合的料理方式,同時又能簡化選擇步驟,也是件好事。
口味上,今天只嚐了兩款薯條,雖然說好吃,但還並未到驚艷的地步,反倒前陣子在新宿「ステーキ ル・モンド」平價牛排館所嚐到的牛排配餐薯條讓本魔術師念念不忘;打著世界各地的薯種,但產地的部分,五種內有三款是台灣自產,一款則是美國進口最大宗的馬鈴薯,僅有一款是來自比利時的薯種,而這就是讓我覺得無論在原料亦或是口味上的突破,都稍顯得此產品有那麼點略貴。
 在東區的高房租下與品牌形象下,就能預估一份薯條會有的定價,但整體而言還是稍微略高了些,本魔術師原估計花裝落在140,盒裝則是180,比預期中還要來得高上二至三成,至於臺灣人買不買單就得看蜜月期過後的營運狀況了。

 
 另外有些薯條屬於即使冷掉後依然能維持一定程度的美味,至至於AND THE FRIET的招牌Bintje薯條,還是趁熱吃才能品嘗到其美味。倒是醬料的部分,目前吃到的兩款都是相當滿意的,比起薯條本身的印象,醬料更加扣人心弦。


 整體來說是份美味的薯條,至少能算是台灣目前少數的薯條專門店,無論薯條、醬料到包裝細緻度都來得較高,同時擁有較多款式與口味的便利性,但是否值得,就看您願意花多少錢買這點美味提升度,至於是論話題性,那絕對值得這潮流價。

期待後續發展






AND THE FRIET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16巷8弄16號
忠孝敦化捷運站、東區地下街、明曜百貨
電話:02-2721-7681
臉書:And The Friet Taiwan
網站:www.andthefriet.com.tw/
營業時間:週一到週日 11:00-21:00

MENU:
圖片來源:AND THE FRIET。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