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
位於池上外環道,忠孝路上的「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是悟饕池上飯包的首店,也是池上飯包創始佳豪飯包的遺址。
自1988年池上飯包原址(現址全美行)失火停業後,李氏夫婦於1990年於附近重新開設,並由池上飯包改名為佳豪飯包,而作為池上飯包創始營業者的李陳雲,李氏夫婦,又於1998年將佳豪飯包轉手給集山實業經營,並將佳豪飯包改名為現在大家熟知的悟饕池上飯包。
基本上即便沒吃過真正池上飯包的各位,也一定聽過池上飯包這一詞,或許不少人就單純以為池上飯包就只是個便當店的名字,也不管最後讓池上飯包是成了美名還是臭名,但至少悟饕在這點來說,功不可沒。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
後來在收購與開放加盟沒隔多久的2002年,便將這間傳承意義濃厚的便當店,改建成「池上飯包博物館」並又於2009年改名為現在的「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文化館內的一些相片、農具、碾米器具等不少展品也都是由當初池上的在地士紳及池上鄉公所協助,才有了現今的規模。
而店外還擺放著兩節原行駛舊東線的光華號,LDR2300型車廂,這也是在1982年鐵路東部擴寬後退役下來的真實列車廂,後來經悟饕收購後並改裝成用餐座位。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
進門前也能看到介紹著池上飯包的初始型態到被收購前第三代飯包的最終樣貌。
之所以池上便當會被稱為飯包,而不叫便當,那是因為早期的飯是由月桃葉所包著,一包包的,裡頭包著飯糰及些許配料,故稱作飯包,是到了後來1962年才開始嘗試木片盒包裝,才成了現今的盒飯、便當,但名稱上由於已習慣飯包稱呼,因此才持續地沿用。
而像關山便當創始的源昌關山便當,在草創之初就是盒裝便當型式,便無使用飯包之稱。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的座位非常之多,除了剛剛介紹的列車內是座位,列車除外的戶外空間亦有兩區室外用餐區,室內一樓座位區則是如相片所示,另外亦有二樓座位區,相當具有規模。
而且冷氣很強。(笑)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
進門右側即是點餐與取餐區。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
另外也同樣有著例湯可以取用。
悟饕池上飯包 |
售價90元的「正宗池上飯包」,取名正宗也沒錯,畢竟悟饕是正統繼承的。(茶)
包裝就資訊量比較多,也比較醜的那種...
悟饕池上飯包 |
打開後所見,便當配料整齊排列著滷肉、滷蛋、香腸、魚漿卷、卜肉及醃薑,而悟饕獨有的配料有酸菜、醃梅干與豆干,共計九種配料。
這是最讓我驚艷的,畢竟悟饕的客人規模是最大的,食用時間又是最忙碌的正午12點,一般店家一忙起來,或許米飯就匆忙處理了。
滷蛋、香腸魚漿卷與嫩薑等就沒特別記憶點,樣樣都合格,但就僅僅合格。
卜肉作為池上便當的特色,集山實業(悟饕池上飯包)創辦人的李照禎先生又是宜蘭人,卜肉也同作為宜蘭的特色菜,但悟饕的這卜肉是今天便當裡最難吃的,外皮帶甜但過軟,裡頭的肉很硬柴,比家鄉池上飯包的還不行,真的是有愧於正宗池上飯包及宜蘭人、宜蘭企業的名號,哎...
悟饕也是唯一一間用酸菜的池上飯包,口味微甜,淡淡的發酵味,是你也想像得到的那味道。
而醃梅干則是帶酸,就沒其他味了,口感快接近於蜜餞,略乾,也不是特別喜歡,配著米飯也不太搭。
⠀整體來說,悟饕池上飯包對於推廣池上飯包知名度與推廣在地文化觀光這點,以及建立便當行業的企業標準化功不可沒;在池上店吃到的味道與配置,也確實與北部的加盟店滋味有著極大出入,直營的果然還是有差距。
米飯如上述所敘讓我驚艷,不過其他配料就見證到標準化生產下,沒有靈魂的滋味,樣樣都只是建立在消費者口味統計學下,合格線上,沒有起伏的滋味,甚至作為特色卜肉,以及專屬配料的豆干、梅干甚至是讓人印象深的不好吃。
甚至連一拿到手的便當盒,悟饕的飯盒,也是最歪七扭八的,在一些細節上的琢磨,能感受都僅僅只有合格,沒有到最好。
雖然說悟饕池上飯包是正統繼承創始池上飯包的名號,對於飯包文化的推廣貢獻巨大,但實際吃到的滋味,舌頭不會騙人,即便有好吃的米飯,但配料吃起來沒有靈魂,就只是個不合格的半成品;回到開頭所敘,悟饕池上飯包開啟全台各地對池上飯包的認知,但究竟是好的認知,還是...就也只有吃過的你我才知。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忠孝路259號
近池上火車站、池上夜市、全家便利商店池上車站店。
電話:08-986-2326
營業時間:10:30至19:0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