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 Signature極選「明太子鮭魚堡」

麥當勞 Signature極選「明太子鮭魚堡」 由麥當勞在12月11號本日所推出的期間限定,為Signature極選系列,共三款商品,分別為「明太子鮭魚堡」、「 明太子鮭魚安格斯牛肉堡」與「 明太子雙鮭魚堡」;在多前年的這時候2016年底,12月7號至2017年1月10號也曾推出過類似的 「明太子海陸雙星堡」,這次照新聞稿可以算是那款多年後的升級版本。 漢堡王在今年7月也曾推出過「北海道鮭魚堡」,不過那款我吃了覺得很腥,索性食記也不發了,實在沒動力寫,僅在臉書粉專提醒一下避雷而已,不知道這回麥當勞的狀況又是如何呢? 明太子鮭魚堡 盒子這次又採用了另一種藍色,極選系列每次都會用這種很神奇的藍色,每次看起來都一樣,實際上色調都有些微差距,蠻有趣的。 明太子鮭魚堡 打開後就是漢堡癱在那邊,賣相不是特別好就是了。 三款都一樣。 明太子鮭魚堡 拿在手上,炸裂的生菜與醬料,依然美觀度普通,份量拿著也還好,沒到特別沉。 明太子鮭魚堡 麵包依然是用了這系列常用的鄉村麵包胚,口感鬆軟有彈性,不帶油感。 明太子鮭魚堡 麵包與鮭魚排之間是一層明太子美乃滋。 明太子鮭魚堡 鮭魚排底下則是生菜。 明太子鮭魚堡 生菜底下則是明太子美乃滋與洋蔥。 明太子鮭魚安格斯牛肉堡 明太子鮭魚安格斯牛肉堡的版本,鮭魚排與牛餅之間並沒有刷醬。 明太子雙鮭魚堡 明太子雙鮭魚堡也沒有因為兩層鮭魚中間有一層醬。 明太子雙鮭魚堡 雙鮭魚堡的賣相整體還是比較好的,相比前面兩種。 明太子鮭魚堡 明太子鮭魚堡的重量約為180克。 明太子鮭魚安格斯牛肉堡 明太子鮭魚安格斯牛肉堡的重量約為252克。 明太子雙鮭魚堡 明太子雙鮭魚堡約為241克。 以下為三款鮭魚堡的斷面照。 明太子鮭魚堡 明太子鮭魚安格斯牛肉堡 明太子雙鮭魚堡 明太子雙鮭魚堡 明太子雙鮭魚堡的斷面,有種幾年前很火的豬排三明治的既視感。(笑) 明太子鮭魚安格斯牛肉堡 從紙包裝取出後,其實賣相看著就還可以,那麼味道如何呢? 明太子鮭魚安格斯牛肉堡 一口咬下,先是醬汁的滑順感,接著是肉餅的風味鋪滿口腔,最後才是鮭魚隱隱約約的風味,主軸七成都是牛肉餅的風味,太過於搶戲。 而單純 明太子鮭魚堡 的版本,那個明太子醬本身或許要提供解膩作用,酸味的比重有點拉太高,其實也很難嚐到明太子的鮮味,倒是鮭魚排不會像 明太子鮭魚安格斯牛肉堡 一樣風味被吃掉,就是醬少一點或許就剛好了。 ...

池上飯包聞名全台推廣者「悟饕池上飯包」|台東池上鄉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位於池上外環道,忠孝路上的「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是悟饕池上飯包的首店,也是池上飯包創始佳豪飯包的遺址。
自1988年池上飯包原址(現址全美行)失火停業後,李氏夫婦於1990年於附近重新開設,並由池上飯包改名為佳豪飯包,而作為池上飯包創始營業者的李陳雲,李氏夫婦,又於1998年將佳豪飯包轉手給集山實業經營,並將佳豪飯包改名為現在大家熟知的悟饕池上飯包
基本上即便沒吃過真正池上飯包的各位,也一定聽過池上飯包這一詞,或許不少人就單純以為池上飯包就只是個便當店的名字,也不管最後讓池上飯包是成了美名還是臭名,但至少悟饕在這點來說,功不可沒。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光華號,LDR2300型車廂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後來在收購與開放加盟沒隔多久的2002年,便將這間傳承意義濃厚的便當店,改建成「池上飯包博物館」並又於2009年改名為現在的「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文化館內的一些相片、農具、碾米器具等不少展品也都是由當初池上的在地士紳及池上鄉公所協助,才有了現今的規模。

而店外還擺放著兩節原行駛舊東線的光華號,LDR2300型車廂,這也是在1982年鐵路東部擴寬後退役下來的真實列車廂,後來經悟饕收購後並改裝成用餐座位。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進門前也能看到介紹著池上飯包的初始型態到被收購前第三代飯包的最終樣貌。
之所以池上便當會被稱為飯包,而不叫便當,那是因為早期的飯是由月桃葉所包著,一包包的,裡頭包著飯糰及些許配料,故稱作飯包,是到了後來1962年才開始嘗試木片盒包裝,才成了現今的盒飯、便當,但名稱上由於已習慣飯包稱呼,因此才持續地沿用。

而像關山便當創始的源昌關山便當,在草創之初就是盒裝便當型式,便無使用飯包之稱。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的座位非常之多,除了剛剛介紹的列車內是座位,列車除外的戶外空間亦有兩區室外用餐區,室內一樓座位區則是如相片所示,另外亦有二樓座位區,相當具有規模。

而且冷氣很強。(笑)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進門右側即是點餐與取餐區。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另外也同樣有著例湯可以取用。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悟饕池上飯包
售價90元的「正宗池上飯包」,取名正宗也沒錯,畢竟悟饕是正統繼承的。(茶)
包裝就資訊量比較多,也比較醜的那種...

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悟饕池上飯包
打開後所見,便當配料整齊排列著滷肉、滷蛋、香腸、魚漿卷、卜肉及醃薑,而悟饕獨有的配料有酸菜、醃梅干與豆干,共計九種配料。

那麼就來看看,正統繼承創始池上飯包,悟饕池上飯包的「正宗池上飯包」是什麼樣的滋味吧!

米飯香Q,口感鬆軟適中,且粒粒分明,水控很剛好,米飯也沒被過度翻碎或壓著,沒有嫩薑的輔助嚼著就蠻香甜,不得不說悟饕的米飯是今天所有池上飯包與關山便當中,煮得最完美的一間。

這是最讓我驚艷的,畢竟悟饕的客人規模是最大的,食用時間又是最忙碌的正午12點,一般店家一忙起來,或許米飯就匆忙處理了。

滷肉是所有池上飯包中最軟的一間,也是醬香最重的一間,雖然看著小小一片不太有食慾,但它其實表現不錯,是片好滷肉。
滷蛋、香腸魚漿卷與嫩薑等就沒特別記憶點,樣樣都合格,但就僅僅合格。

卜肉作為池上便當的特色,集山實業(悟饕池上飯包)創辦人的李照禎先生又是宜蘭人,卜肉也同作為宜蘭的特色菜,但悟饕的這卜肉是今天便當裡最難吃的,外皮帶甜但過軟,裡頭的肉很硬柴,比家鄉池上飯包的還不行,真的是有愧於正宗池上飯包及宜蘭人、宜蘭企業的名號,哎...

豆干是五香味的,口感Q硬有些老,沒有汁水,沒什麼味道,不太喜歡。
悟饕也是唯一一間用酸菜的池上飯包,口味微甜,淡淡的發酵味,是你也想像得到的那味道。
而醃梅干則是帶酸,就沒其他味了,口感快接近於蜜餞,略乾,也不是特別喜歡,配著米飯也不太搭。


⠀整體來說,悟饕池上飯包對於推廣池上飯包知名度與推廣在地文化觀光這點,以及建立便當行業的企業標準化功不可沒;在池上店吃到的味道與配置,也確實與北部的加盟店滋味有著極大出入,直營的果然還是有差距。
米飯如上述所敘讓我驚艷,不過其他配料就見證到標準化生產下,沒有靈魂的滋味,樣樣都只是建立在消費者口味統計學下,合格線上,沒有起伏的滋味,甚至作為特色卜肉,以及專屬配料的豆干、梅干甚至是讓人印象深的不好吃。
甚至連一拿到手的便當盒,悟饕的飯盒,也是最歪七扭八的,在一些細節上的琢磨,能感受都僅僅只有合格,沒有到最好。
雖然說悟饕池上飯包是正統繼承創始池上飯包的名號,對於飯包文化的推廣貢獻巨大,但實際吃到的滋味,舌頭不會騙人,即便有好吃的米飯,但配料吃起來沒有靈魂,就只是個不合格的半成品;回到開頭所敘,悟饕池上飯包開啟全台各地對池上飯包的認知,但究竟是好的認知,還是...就也只有吃過的你我才知。

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

地址:台東縣池上鄉忠孝路259號
池上火車站、池上夜市、全家便利商店池上車站店。
電話:08-986-2326
營業時間:10:30至19:00


同場加映




留言